2005/09/15
走北宜到坪林
◎坪林老街上的廢棄房舍
一早起床,屋內盡是灑進來的陽光,萬里無雲的晴空呼喚著我走出戶外,哪裡都好!不要浪費這美好的天氣。
坐上車子朝茶之鄉坪林出發,澄藍色在前方無限開展,風和日麗教人心曠神怡。從景美經新店接北宜公路,到坪林不過二十幾公里,開起來一點壓力也沒有,KLAZZ BROTHERS and CUBA PERCUSSION的音樂正適合此刻輕快的心情。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前進,沒多久雙峰國小出現在路旁,我正好奇著校名的由來,前方兩座山峰的形狀不由得引人遐想,或許就是原因吧!
山勢越升越高,忽然一個轉彎,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嶺,已在視線之下,群山圍繞著居中的集水區,景色美不勝收。年初日本關西行,自奈良穿越吉野山到南紀,這一帶被劃為吉野熊野國立公園,北宜公路沿途風光與之相比,並不遜色。
車行迂迴,山壁有時在左、有時在右,只見前路。突然間,視線在側邊開闊起來,遼闊的天空一直延伸向山峰連成的天際線。空間一鬆一緊產生的律動感,讓我像個孩子般興奮地大叫!旅途中有趣的部分,絕不是從到達目的地開始。
當遠處山坡上出現茶園梯田的蹤影,高度也漸趨平緩,車子跟著北勢溪前行,金瓜寮鐵馬公園具動感的標誌吸引我的注意,騎著鐵馬敖遊溪畔,好愜意的構想。坪林鄉還規劃有親水親魚步道,因為水質清可見底,游魚美麗的姿態一覽無遺。
◎北勢溪坪林段,水質清可見底
進入坪林鄉之後,茶葉舖子在道路兩旁夾道歡迎,路口立著的巨型茶壺不斷往下方的杯子注水,真有茶鄉的氣氛。非假日的坪林老街散發著迷人的山村風情,寧靜悠閒,時光的腳步似乎也在此慢了下來。鄉民不分老幼,倚著牆壁就打起盹來,婦女們三三兩兩聚在門口撿著茶葉,偶有幾間開店做生意的舖子,老闆在店裡朝著門外招呼稀少的遊客進來泡茶。
走過藏在街道裡的廟宇,嶄新的廟牆邊躺著幾根柱子,還有柱頭,我好奇地湊過去看個仔細,一旁乘涼的老人家比起兩根手指,喃喃地說著「兩百年囉!」,原來這是把舊廟拆除後剩下的石柱和柱頭。老人家可能聽不懂我不輪轉的閩南話,只是自顧自地說話,否則我真想問問他何以要拆廟新蓋?而那些拆下來的廢材命運又如何?他們曾經都是坪林歷史的一部份啊!
坪林老街的建築和大溪、湖口的巴洛克風立面有所不同,有點像舊時的九份街道。僅存的幾棟老建築,立面上的裝飾讓我想起從前在淡水老街上看到的蓮花屋簷,紋理和塗覆的彩釉相當類似。坪林形象商圈統一了他們的招牌型式,我猜是以茶壺的壺身為發想的設計,造型古樸,配上同樣古樸的店名,引人發思古之幽情。
天下雜誌推薦的微笑商店「順益茶館」,就在由台北往宜蘭方向進坪林市區前的公路邊,站在門外原本有些躊躇,真的有雜誌上介紹得這麼好嗎?飢腸轆轆的情況下,似乎也沒有多少選擇。老闆從戶外用餐區迎過來,他的小孩正開心地玩耍,看得出來我是唯一的客人。老闆柯先生親切地介紹店裡的招牌菜,正如雜誌介紹的,菜單上有很多以茶葉入菜的料理。我點了茶香飯和茶油青菜,既然來到坪林,當然要聽著北勢溪的水聲用餐。這裡的戶外用餐區就在溪邊,溪水的轟隆聲就算透過手機也聽得到。配上身歷聲的天然樂章,飯菜似乎變得特別香。這頓飯是幾天以來,最美味的一餐,讓我原本不舒服的腸胃得到喘息。
◎茶香飯
茶香飯盛在好看的葉型盤子裡,肉絲、蛋、胡蘿蔔、青豆、玉米粒和諧地和飯炒在一起,我吃不出茶味來,但有一股特殊的香甜瀰漫在口齒之間。燙熟的地瓜葉以茶油、薑絲、枸杞入味,調得稍鹹讓菜葉更易入口。一口菜、一口飯,不一會兒這美味的料理全下了肚,連飯上面那顆梅子也沒放過。這兩百元的帳單,我付得心甘情願。
◎茶油青菜
結帳後柯先生熱情地邀我坐下來泡茶聊天,他拿出當地有名的文山包種茶招待,還細心解釋包種和烏龍因揉捻次數的多寡,造成茶葉外觀和口感上的差異。談起往昔,坪林本是台灣最早、最大的茶業集散地,「行銷沒有中南部做得好,所以比較不出名啦!」柯先生不無感慨地說。至於家鄉被劃為水源保護地而不得開發,仍聽得出柯先生有那麼點無奈。但正是因為沒有過度開發,才能保有當地的好山好水,這樣矛盾的情節,存在於許多台灣的鄉鎮,追根究底,這其實是現代人類共同要面對與思索的課題。
◎北宜公路上靜享山色的絕佳地點
與柯先生在門口揮別,我踏上歸途。行動咖啡屋在台灣盛行的程度,走一遭台灣北部山區、海岸就可以感受得到。他們每每佔據著絕佳的視野位置,以咖啡香和風景吸引來往過客停下腳步。照例點上一杯拿鐵,店內慵懶的爵士樂和眼前開闊的山色鬆弛了每一根神經。我跟著調子隨興哼了起來,暫時拋開生存的壓力,珍惜這難得的片刻,感嘆人生多麼美好!
◎本文獲「小地方大故事」徵稿,吃喝玩樂類首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