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3

從「小太陽的願望」看自殺問題

Photo Sharing and Video Hosting at Photobucket
◎截自電影DVD畫面

「小太陽的願望」中,Steve Carell飾演一位研究普魯斯特的學者,因為同性戀人移情別戀,而對象又是他在事業上的競爭對手,盛怒之下做出的行為導致他失去教職。正當失意之餘,得知對手獲得學術獎項後終於崩潰,走上自殺一途。

當他跟小姪女解釋為何自殺時,我們發現促使他做出最後決定的並不是單一的事件,引爆點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桿。

這或許是自殺如此讓人迷惑的地方,旁人無法理解何以自殺者為了一個看似不嚴重的理由結束自己的生命。比如影片中的例子,失戀的痛苦還更能得到旁人的關注或是理解,然而他卻選擇在情敵得獎時自殺。


人類承受痛苦的能耐畢竟有極限,否則也不會有「生不如死」這樣的形容詞。然而世界上所有的失敗在死亡面前都不算是失敗,因為死亡奪走的是可能性。那是真正的句點,不會再出現逗號、問號或是驚嘆號。

電影快到結局的時候,Steve Carell與姪子併肩站在眺望台上看海。苦惱於青春期之中的姪兒希望自己可以跳過這個痛苦的階段,直接變成大人。Steve告訴他:普魯斯特發現,人的一生,除了痛苦的時刻,其他時間都是一種浪費與虛擲。而青春期是一生當中最痛苦的,照這樣推論起來,如果直接跳過青春期,那會錯過多少痛苦啊~~

若當時Steve Carell自殺成功,後來又怎麼會有機會與姪子進行這樣的對話?看著兩個人相視而笑的畫面,我想活下來還是值得的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