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30

[電影]咖啡時光



喜愛電影的朋友告訴我,咖啡時光是一部讓她感動的片子。之前影展因買不到票而作罷,朋友推薦後上網認真查了一下,發現光點正在放映,從沒去過台北光點的我,就把第一次給了咖啡時光。


這部片子呈現出的東京,和我熟悉的樣子不同,在地面行走的電車,尋常安靜巷道內的民宅,陳舊的咖啡屋,服務生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者。裡面有一個外景畫面出現很多次引起我的好奇,原來東京的各條鐵路線是用立體縱橫交錯的方式連結彼此,坐在電車上不會發現,拉開距離時才能看見。

遠處的鐵橋、上中下三層鐵道在河的這岸,無數電車穿梭其間,叫人猜測下一秒它會通過那個出口、到達什麼地方——這畫面是一首用電車做成的都市無言詩。

女主角的身影和我認識的人重疊在一起。裡面有很多片段都是女主角走路的場景,那姿態十足地宣告己身的獨特,臉上經常性地掛上平靜的面貌,幾乎看不出她的情緒。在自己的屋子裡洗衣、冰東西、閱讀,行動的時候帶著一種堅定的味道,好像她從不懷疑自己的步調。

事實上陽子的生活裡不時會有各種不預期的變化,但是電影裡看不到她有因此出現什麼混亂,彷彿改變也是她計畫的一部份。特別提出來是因為我很佩服這一點,對於一個苦惱於自己缺乏彈性的人來說。

陽子在戲裡講電話的次數如此之多,最後結尾的那聲掰掰簡直要刻在我的耳膜上了。巧合的是陽子和肇以手機對話的情節也和朋友的現實生活有所呼應。心裡面的某部分渴望和某個人分享,不是情人、也不止於朋友,妳知道他總是在哪兒,願意聆聽、並且理解、回應。而當這個人突然聯繫不上、妳會急於尋找、奇怪於他的不在,與他的對話有著某種超越對話的意義。

陽子回到家中的那一段,再度勾起我的辛酸,想起從前的從前自己久別返家的情景,總是要奔向廚房看看媽媽做了什麼好菜,然後將所有的疲憊卸下,只需要專心當一個乖女兒。半夜陽子起身,在廚房找東西吃,媽媽還是起床照看著,燈光昏黃的斗室母女對坐,突然,陽子就像述說自己不小心感冒一樣告知她懷孕了,並且不打算結婚,她要自己扶養孩子。

母親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第二天對著老伴叨念著:你是爸爸,總要去說幾句。當時心裡湧上說不出的異樣感,後來陽子向肇提到:她並不是我的生母,這才恍然大悟。繼父母情結中外皆然,管教太重,怕惹來惡名,除此之外,抹不去跨不出的界線總是守在最後心防,這血緣的影響竟是這麼決定性的。陽子的繼母是典型的日本家庭裡的媽媽,盡責地完成她的本分,和陽子的關係也不算疏遠,或許是我太多心,在日本的傳統裡也許這類事情就是得交由男人去講吧!

陽子父親的應對方式更是有趣,心中縱有千言萬語,對著陽子就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從剛知道的時候坐在客廳的一言不發、到後來在陽子的處所吃飯,「陽子」都叫出口了,但也只敢幫她夾菜。媽媽看不下去還開口問了幾句,而父親從頭到尾,一句相關的話也沒說。

這類畫面的張力在戲中出現好幾幕,其中有三個人背對著鏡頭猛吸麵條,誰也沒說話的畫面,還有肇得知陽子懷孕之後,想多問又不知怎麼開口,最後一幕,肇在電車上和陽子偶遇,肇正在從事收音,兩人下車之後,原本一直在期待肇會停下收音的工作和陽子交談,只見陽子不斷在他旁邊遊走,而肇卻絲毫沒有結束的意思,電影也到此結束。

我們一直在尋找對話的的開端,有時候,等待對於打破現狀並不足夠。好玩的是,除了陽子以外的所有人都對她懷孕的事擔憂不已,本人卻抱持早有定見的淡然。

片中以「尋找江文也的日本點滴」作為劇情發展的動機,並且造成音樂上有趣的獨特性,這些配樂像是脫離劇情的存在,僅只是告訴觀眾:「這就是江文也的音樂哦!」對於不熟悉他的音樂的觀者來說,配樂是被指涉的目標,我們靠著影片的暗示聽到江文也。

音樂不是本片的重心,但聲音卻是很重要的元素,不管是沈默時的無聲,還是車站的吵雜熙攘,生活的質感用各式各樣的聲音建構出來。肇所創作的圖像,也許是另類的生活寫真,車行的路線串起我們的日常,實地錄下的聲音立體化日常的存在感,肇提到子宮的概念,他說想要呈現電車更內在的東西,那是什麼呢?我想應該就是裡面所載著的人吧!而東京交通線縱橫交錯的立體構造,在這幅圖裡也獲得再現。

陽子替肇叫咖啡外送服務的情節煞是有趣,服務生捧著整壺的咖啡、全套咖啡杯、糖、奶精等等,像是在餐廳一樣替你送上一杯熱騰騰的咖啡,坐在家裡享有這種服務,啊!我也好想要咖啡外送!

戲裡提到的繪本很想買來看,有興趣的人請參考下面的網址:
Outside, Over the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