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1

【閱讀通鑑】赤壁戰後,鼎立形成

張元教授在開場白裡提到:作家之所以能創作出好作品,除了天分,主要還是在於作家對人、事、物的觀察入微,能視常人所未見。又談李安獲獎絕非僥倖,從他的專訪中可以歸結出他成功的秘訣:在每一個細微處下功夫。張教授以此勉勵大家將心放軟,方能培養出敏銳的感覺,去領會生活軌跡裡幽微的觸動與細膩的紋理。

談三顧茅廬之前,必須先瞭解劉表的重要性。漢末中原板蕩,而劉表治理下的荊州相對安定,故士人多往附劉表。這批士人在荊州做起漢代經學的後訂工作,成為荊州學派。此學派後來多人隨曹操北歸中原,開創了中國思想史上的新局,代表人物如:王弼


文化圈既然成形,人際網絡自然產生,諸葛亮、徐庶等人也在其中。劉備經由徐庶的引見,以得臥龍。讀這一段記載,當思徐庶之知諸葛亮、劉備之信徐庶、與諸葛亮之識劉備。徐庶與諸葛亮交好,深知其才而薦之;劉備因器重徐庶,故願信其言而屈駕三顧茅廬;諸葛亮識劉備為俊傑,肯暢言弘圖之策——此三顧茅廬天下計之所以成也。

曹操頒「讓縣自明本志令」用意何在?難道真是為了表達他的一片忠誠?非也!曹操梟雄蓋世,知普天之下,人心思漢,篡位改朝之事,尚不可為。然而猜忌之言盛囂塵上,為杜悠悠之口,故撰此文。

陳壽評荀彧之死,認為他不能事先識破曹操的野心,至事有變異,殉節而死,未伸其志。有論者謂:荀彧替曹操獻策奪權,漢室之傾,荀彧必須負責,儘管最後為反抗曹操而死,亦無濟於事。裴松之、司馬光、王夫之皆為文從不同觀點替荀彧平反。裴松之認為:漢室衰微,生靈塗炭,雖然曹操野心勃勃,其能力卻提供了國家安定的一絲希望,故荀彧毅然助之。待曹操欲納九錫,篡國形跡漸露,荀彧忠於自己的良知,冒死挺身而出反對。在亂世之中,荀彧已經做出最好的選擇、無愧的決定。

對曹操僭越意圖反感的朝臣,尚有崔琰、毛玠,與荀彧的心志相通。何以當世之人普遍對曹操為人不滿?張元教授舉楊阜的事蹟來說明當時的人對忠君和氣節的重視。曹操功業雖大,但是動機不純,亂臣賊子之流,是無法得到敬重的。

我們看歷史事件,必須回到事件發生的年代,設身處地去瞭解何以事情如此發展?又何以眾人會有這樣的反應與作為,不可胡亂憑藉自己的臆測與價值觀妄下斷言,以今日之眼光去針貶古人是毫無意義的。譬如「伯姬待燒」(註一)的故事,以現代人的思考會覺得愚不可及,在當時卻被尊為典範。這並不表示我們比古人高明,而是著重的參考點不同。

大意失荊州的關鍵人物就是關羽。三國鼎立,氣氛微妙,魏、吳兩國皆知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道理。吳國謀臣魯肅欲聯蜀抗魏,不斷拉攏關羽。關羽不但不領情,反而惹惱孫權,種下殺身之禍。關羽不察天下大勢,一意孤行,率性而為,勇則勇矣,卻因恃勇而亂謀,將自己引向敗亡之路。

【註解】:
一、古時婦女無符信保傅,則不出房間。某日宮中失火,因無人陪伴,於禮不合,伯姬拒不出戶避難,而被火燒死。

◎本文乃根據2006年3月10號張元教授於敏隆講堂講授內容寫成,同時刊載於敏隆講堂之講堂隨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