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6

【閱讀通鑑】吳蜀崢嶸,據地自雄

劉備入蜀的契機,表面上來自於曹操的武力威脅,暗地裡萌生於蜀地政權的內部矛盾。劉璋之父劉焉,預見天下將亂,避入蜀中。故劉氏實為外來政權,當地士人如法正、張松,邑邑不得志,乃生異心,欲迎劉備取劉璋而代之。

劉璋在張松的遊說之下邀劉備入蜀,以壯聲勢。劉備起初疑而未決,率因奪人之城既失信又失義,非劉備所願為。然而佔有蜀地已是劉備唯一的選擇,龐統終於說服劉備帶兵入蜀。等到攻克成都,會師於涪,劉備樂而大宴賓客,龐統直陳:「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語見《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七龐統法正傳第七》——何以勸進蜀中的龐統,反而倒潑劉備冷水?且看裴松之的註解:「臣松之以為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此番剖析將龐統當時的心境,清楚而深刻地描繪出來。


諸葛亮於《隆中對》曾說:「劉璋闇弱」,然而劉備圍城期間,忠於劉璋者憤以焦土策獻之,欲與劉備玉石俱焚。劉璋以四川人民福祉為念,慨然拒絕。由此觀之,劉璋豈是昏庸愚昧之流?書傳所記載,往往僅述梗概,失之簡略,吾人閱讀史冊,不應執著表面,當盡力探求機權曲折之處(參見張元教授所著:《朱子講歷史之四:三監之亂與周公東征》一文),此孟軻所言:「盡信書不如無書」之真意。

關羽大意失荊州,戰敗身亡。劉備憤而伐吳,諸葛亮心知此舉萬萬不可,卻是有口難諫。蓋因關羽和劉備情同父子,吳國又是諸葛亮主張聯絡交好的對象。以情論,諸葛亮不及劉關兩人深厚;以信論,劉備因諸葛家兄弟各侍其主,始終對諸葛亮有所提防。儘管劉備伐吳對蜀漢之勢極其不利,諸葛亮也只能保持沈默。

劉備率憤兵來攻,孫權深知此乃危急存亡之時,倘曹魏乘隙而入,吳國殆矣,故遣使赴魏稱臣。曹丕不聽劉曄建言,放棄一統天下大好良機,貪向吳國需索珍異貢品。可見曹魏此時已經失去鬥志,耽於安逸。反觀孫吳,雖然礙於形勢降魏,然而君臣氣勢無損,魏使至吳,臣民不卑不亢,堅持禮儀,以維國格。兩國朝廷之習氣,高下立判。

張飛對待下屬,不以體恤恩德行之,屢勸不聽。伐吳前夕,遭部將殺死。關羽、張飛既歿,蜀國軍威衰矣。吳國大都督陸遜少年將軍,麾下部將皆年長功高,初銜軍令,眾將不服。直至與劉備對陣,陸遜洞察先機,進退有據,一舉以火攻之,蜀漢大敗,諸將乃服。數名吳國部將欲乘勝追擊,陸遜反對,因為真正的敵人乃是曹魏,蜀漢的存在可以牽制魏國的行動——三國關係之微妙,可見一斑。

劉備白帝城托孤,喚諸葛亮、李嚴同至帳前,言:「若嗣子可輔,輔之;如不才,君可自取。」,關於此舉,古今學者各有詮釋。現代中國史學家田餘慶認為:劉備這番話是說給四川當地士人代表李嚴聽的,表示蜀漢的政權將交給荊襄士人代表諸葛亮,可說是劉備政治智慧的展現。劉備伐吳使蜀漢元氣大傷,菁英折損過半。待孔明掌權治蜀,面對朝中人才凋零,只好事必躬親,實不得而為之。在軍事上,也只能採取以攻為守的策略,屢出祁山,旨在守成,不在奪天下。

孔明與君主間的信賴關係始終留有縫隙,為了明志甚至還上表私產數量,供身後清點,以示淡泊(歷史上第一樁陽光法案執行者?)。諸葛亮呈出師表給蜀漢後主劉禪,字裡行間剴切請求君上:「親賢臣,遠小人」,後主品行推而得知。蜀漢人才既失,主上又愚昧不明,諸葛亮空有遠大的理想,極高的才情,奈何勢不可為,雖鞠躬盡瘁,終究空留遺恨。

王船山(即王夫之)以諸葛亮採申不害的法家之術,評其輔政治事略遜於吳國丞相顧雍。以王船山標準之高,顯見顧雍為相,堪稱人臣典範。三國之中,曹魏佔有的疆域最為廣大,蜀漢則盡得地利庇護,而孫吳君臣一體、上下齊心。吳國在"人和"上的整體表現,正是它能與魏蜀鼎立抗衡,三分天下的主要原因。

◎本文乃根據2006年3月24號張元教授於敏隆講堂講授內容寫成,同時刊載於敏隆講堂之講堂隨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