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5

歷史上的以弗所

古城一景

講到土耳其,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是清真寺與回教信仰。當知曉荷馬(Homer)史詩『伊里亞德(ILIAD)』中的主要場景特洛伊城(TROY)在土耳其西部海岸被發掘,或是聖經中的古城座落在土耳其的土地上,往往感到迷惘困惑。



欲解答迷惑,需從歷史上來推本溯源。土耳其今日疆界大致底定於1924年共和國成立,可約略區分為愛琴海沿岸、地中海沿岸、安那托利亞中部、黑海沿岸、和廣大的東部地區。在古老的年代,這裡被西方視為小亞細亞,並無現今土耳其的國家概念。早期安那托利亞一直處於多種族混居,互相征伐的狀態。直到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才從阿拉伯世界傳入安那托利亞。在此之前,希臘羅馬的諸神信仰,和後來興起的基督教信仰,都曾在這裡廣泛的傳播。從區域上看來,在愛琴海沿岸發現特洛伊、或是其他希臘羅馬化的城市,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音樂廳
◎城中的小型音樂廳

自西元前十八世紀起,西台帝國(The Hittite)稱霸安那托利亞中部,勢力延續至西元前十二世紀終於瓦解,此後原本由帝國支配的廣大區域陷入動盪不安的局面。西元前1000到900年間,因希臘本地的戰亂,大批愛奧尼亞人跨過愛琴海東移至安那托利亞西部沿海地區(1000~900 B.C.)。西元前八世紀,原本小型的移民地逐漸結合成十二個大型城邦,進而控制住整個海岸線。這些從希臘過來的移民所建立的城邦聯盟,被稱為「泛愛奧尼亞會」,此一地區則被稱為愛奧尼亞(Ionia)。

愛奧尼亞式柱頭
◎愛奧尼亞式柱頭,卷雲狀紋飾是其特色

以弗所(Ephesus)就是這十二大城之一。關於這座城市真正的創建者,世人並無定論,儘管在神話中流傳著以弗所的建城傳說,它真正在歷史中被提及,則是於西元前七世紀遭辛梅里安人(Cimmerian)入侵的事件。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阿提米斯神廟(The Archaic Temple of Artemis, 564~546 B.C.)矗立在此作為偉大城市的憑證,利迪亞人(Lydian)短暫接掌過以弗所(560 B.C.),在英明的國王克羅索斯(Croesus)治理下,以弗所變為地中海地區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其後波斯人將勢力伸向此地,帶來五十年的和平安定,直到亞歷山大大帝將他們從安那托利亞驅趕出去。歷經數世紀的輾轉,以弗所於西元前129年正式被羅馬帝國統治。

古城風華
◎從雄偉的大理石柱遙想古城風華

以弗所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它不僅成為羅馬在小亞細亞的省府,也是當時亞洲的貿易、金融中心,人口達到25萬。西元53年,聖保羅抵達以弗所傳教。原本倚靠製作販賣阿提米斯雕像維生的當地工匠,對聖保羅勸民眾改信基督教大為不滿,因而群起反抗。從聖保羅寫給他人的書信中,他曾在以弗所遭致囚禁。《新約》中的《保羅達以弗所人書(Ephesians, Letter of Paul to the)》,相傳就是在此時完成。聖保羅最後雖然離開以弗所,基督教信仰卻留了下來,以弗所成為《啟示錄》提及的七個教會之一。

以弗所原本擁有絕佳的海港地理位置,卻因凱斯特河(Cayster River)持續淤積,而漸漸失去優勢。淤泥將原本的海港變為沼澤地,引來傳染病,再加上戰爭的破壞,以弗所如夕陽餘暉逐漸退下歷史舞台。

山坡上的放牧
◎古城裡一群羊兒在山坡上徜徉

淹沒在荒煙蔓草中的古城,在大英博物館的支持下,由J.T. Wood先生於1859年進行初次考古挖掘,一百多年來未曾間斷考古工作。已經出土的音樂廳、劇場、神廟、市集、街道、圖書館、浴場等等,具體而微地呈現這座古代城市過去的風華。以弗所古城保存的完整度,使得它的可觀性大增,也讓以弗所列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之一。

【參考資料】:
1.線上大英百科全書:關於〔以弗所〕、〔以弗所書〕、〔愛奧尼亞〕等詞條的解釋。
2.太雅生活館出版,個人旅行39,土耳其,蕭慧鈺著,P.144。
3.Discovery知性之旅,土耳其,P.18、P.194~P.196。
4.MERT BASIM出版,艾費斯中文版導覽手冊

【附註】:
1. 事件發生年代,各處資料略有不同,本文以大英百科的內容為準。
2. Ephesus在今日多直接音譯為艾菲索斯,以弗所是聖經中採用的譯名。Ephesus也稱做Efes(艾菲斯),意為"The city of bees",隱喻城中居民和蜜蜂一樣辛勤。

◎本文同時刊載於旅遊經土耳其旅遊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