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5

【閱讀通鑑】分封宗氏,平吳統一

司馬氏取曹魏而代之的手段,嚴重違反傳統忠君的倫常,根基既亂,政權豈有誠信可言。宮廷慘劇,引發民間普遍同情,舊朝群臣中亦有堅守正道者,以極端激烈的行動表示抗議。齊王芳被廢,謫貶劭陵厲公,於發遷金墉時,太宰中郎范粲素服拜送。范粲此後寢於車中,足不落地,噤口不言,凡三十六年。其子三人皆放棄功名,避居鄉里。民眾哀嘆前朝之滅,不恥上位者所為,開國氣氛如此,預示西晉往後坎坷顛簸的命運。

國道黯淡,仍難掩精彩人物的鋒芒。羊祜,出身世家,歷代為官。既是蔡邕外孫,又和夏侯家連姻,間接與蜀漢皇室帶有親戚關係。其人義不忘本家,又如顏回般謙退,事公務廉,雅好山水,與西晉當朝權臣大大不同,民間愛之如清流。羊祜知人善任,不以王濬奢侈貪財為忤,重用他在戰略上的長才,終能在伐吳關鍵時刻建立奇功。


羊祜戍邊,待敵以理,固守誠信,吳人悅服。吳國名將陸抗深知其情,兩人對峙,重德守信,將戰爭的層次提升到極高的境界。陸抗有疾,求藥於羊祜,得其藥而服之無疑。陸抗送酒給羊祜,羊祜亦飲之不疑,成就史上難得的佳人佳話。

晉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五裡面,對裴楷的風采有生動的記載,可一窺西晉人物氣韻。張元教授讚嘆裴楷,能力極強、口才極好、儀表極佳、反應極快、性情極寬,晉書說裴楷:「安於毀譽,其行己任率,皆此類也。」此等帥氣漂亮的人物,在西晉的朝廷中,比比皆是。之所以能培養出這麼一批優秀的人才,源於世家大族為延續家族地位,必須將門伐子弟教育得不同凡響,引起矚目,以順利獲得官位。除儒家典籍務必精熟之外,尚須遍讀老子、莊子、易經以增智慧。放眼中國歷代人物風格,難有性質相近者,讓西晉頹喪的國勢,平添幾分風華。

賈充在擒殺高貴鄉公一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得到重用。他與荀勗、馮紞等人合流,只顧維繫個人權位,置國家利益於度外。排擠賢能,反對伐吳。為逃避放外平亂之務,使計令太子納其女為妃,埋下晉惠帝時賈后亂政之源。賈后專擅,朝政所繫端賴張華。張華博物,世所罕見。所謂博物,非僅多識鳥獸蟲魚之名,乃是深入到各種奇異難解的事物之間(詳見晉書卷三十六列傳第六)。

羊祜生前不斷勸晉伐吳,橫遭權臣阻攔。其繼任者杜預在羊祜死後上表,言詞懇切,道理明晰,又得張華在旁支持,晉武帝終於決定伐吳。吳晉兩國雖然強弱相差已遠,晉仍不敢輕忽縝密計畫出兵大計。反觀吳國這邊,國力既弱,在上位者又疏於備戰,愚者也知吳國必敗。可憐吳國承相張悌,一片忠誠,憂吳國戰敗,君臣俱降,恐無一兵一卒死節,吳國將顏面盡失。(註一)

西晉滅吳一統天下,加官進祿者竟是當初強烈反對伐吳的權要顯貴,真正立下汗馬功勞的王濬不但未蒙其利反遭彈劾,想在西晉朝中尋找公平正義無異是緣木求魚。

因豐功偉業留名青史而廣為人知者眾,但是志行高節足以稱「仁」,卻名不見經傳者不知凡幾。綜觀當前時局,質疑當政作為,而能抗議到底,堅守其志,不為一己利欲者,少矣!古之范粲,今日不復再見,然而過去歷史的教訓,我們能不引以為戒嗎?

【註解】:
一、唐代劉禹錫曾詠七言律詩「西塞山懷古」,遙記西晉滅吳之戰。

◎本文乃根據2006年4月7號張元教授於敏隆講堂講授內容寫成,同時刊載於敏隆講堂之講堂隨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