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25

【閱讀通鑑】宗王舉兵,動亂不已

八王之亂傳統上解釋為:西晉懲前朝之失,以曹魏不重宗室,權臣輕易奪位而失天下,故大封宗室,以守江山,未料種下八王動亂之禍。近代史學家唐長孺提出反證,推翻傳統說法,重新探究原因。

分封之宗王數量雖多,然而個別兵力與八王之亂的規模不相稱,而且宗王多不願離開京城,地方王國形同虛設。司馬氏為奪政權,早在曹氏當政期間於重要兵站,如許昌、鄴、長安等地,安插親信,掌握兵權。篡位之後,握有重兵的宗王們繼續出鎮,這些人才是八王之亂真正的禍根。


晉書八王傳的序言與總論亦提出古人觀點:封建制度非晉朝獨創,夏商早有,完備於周,中國歷代採用者眾。漢室之有少康中興,宗室力量功不可沒,足證封建制度並非一無是處。那麼何以同樣的制度轉換到西晉,結局卻大不相同?

追根究底原因出在這些宗王身上,不但自身缺乏才能,心中更無天下百姓,只知爭權奪利。制度不是絕對,還必須依靠制度裡面的人來執行。王夫之進一步陳述:儘管封建制度有所缺失,仍比沒有制度來得好。封建制度的精神強調家天下以及正義公平,期許社會長治久安。立國之初如能將這些印象深植人心,那麼整個國家再亂,至少還有所依循。

晉武帝司馬炎一己之私,雖知太子不才,託言孫兒遹年幼早慧,必成大器,不願將帝位傳與姪兒。司馬炎死後,其子司馬衷繼位,即是歷史上有名「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

惠帝痴愚,受皇后賈氏擺弄。同一時間楊太后之父楊駿執掌朝政,其人無能承擔大任,只知擅權。賈后兇狠狡詐,楊駿與之相爭難敵。楊家失勢,太后被廢,牽連太后之母被弒。人倫既滅,大亂不遠。

王夫之提出:晉惠帝之愚雖古今無匹,然而他畢竟不是歷史上的唯一,比之唐順宗,何以西晉因此動亂,唐朝卻依舊挺立?原因出在西晉朝廷無人挺身而出,主持正義,穩住局勢。再細究遠因,起自曹操提倡刑律,忽略節義,政治風氣一變為明哲保身,影響及於西晉。綜合前述,八王之亂可謂歷史的必然,而非單純起於個人野心慾望。

西晉世族豪強驕奢無道,彼此鬥富取樂。金谷園富麗堂皇的表面下,暗藏血腥與恐怖,令人不寒而慄。石崇以荊州刺史之尊,竟做起殺人越貨的勾當來聚斂財富,公然違法亂紀至此,晉朝風氣之敗壞可想而知。

魏晉南北朝清談盛行,崇尚老莊虛無。至司馬氏奪權掌政,心懷不滿的士人們以放浪形骸之姿挑戰禮法,做為抗議司馬氏的手段。然而也有一批人假借清談之名,故作清高,實則熱衷名利,卑鄙無恥。虛無之學被挪用為享樂縱欲的理由,老子法自然之道成了欺世盜名者的外衣。清談誤國是表象,從政者扭曲的價值觀與人格才是主因。

周末動亂,戎狄得入中國。東漢建武中期,馬援討平羌人後徙其族於關中,境內外族日益增多。生活習俗殊異,加上漢族社會普遍不平等的對待,使得居住內地的胡族處境艱難,憤恨日深。有識之士如郭欽、江統,於朝中極力主張徙戎關外,每不接受。西晉局勢至此,市井小民皆知:胡人舉事之日不遠矣!

◎本文乃根據2006年4月14號張元教授於敏隆講堂講授內容寫成,同時刊載於敏隆講堂之講堂隨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