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8

柴氏樂季第四場「愛戀迷情」:擦亮NSO招牌的完美演出

柴氏樂季來到第四場,賣座不錯,每場幾乎都有八九成。據說Tchaikovsky是古典樂界的賣座保證,此言看來不假。我從馬勒樂季開始零星參與,中間經歷Shostakovich和Richard Strauss兩季共20場完整演出,柴氏樂季的曲目可說是最好聽的。

拿今天的曲目舉例:Tchaikovsky:Polonaise from Eugene Onegin和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真的是曲曲動聽!但是好的曲目也得有好的演奏來搭配,有時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第二場「美麗的回憶」就是一個例證。但是今天可不一樣,好久沒有聽到NSO這麼整齊而傑出的表現,每一首演出都無可挑剔,讓我對香港來的女指揮家葉詠詩刮目相看。


首先開場的波蘭舞曲,熱鬧討喜的音樂雖然只有短短五分多鐘,樂團卻充分發揮,立刻抓住聽眾的耳朵。根據網路上的資料,葉指揮擅長浪漫的曲風,正好迎合斯拉夫民族的音樂特色,個人覺得很有俄羅斯味。之前聽過聖彼得堡愛樂來台演出,純正的俄國之音難忘至今,此番NSO的演奏讓我有重溫舊夢之感。

緊接著登場的是洛可可主題變奏曲,由來自英國的大提琴家Julian Lloyd Webber擔任大提琴演奏。各位看到Lloyd Webber是不是有點眼熟?這位音樂家的哥哥正是大名鼎鼎的音樂劇大師安德魯洛伊韋伯。演奏家一出場我就笑開了!是位頭上圈著固定飄逸長髮的頭帶,身材高挑的男子。等他就定位準備開始拉琴,我再度笑倒——怎麼是用兩膝的前端略略夾住大提琴,而不是將腿打得更開。

大提琴給我的感覺向來是沈穩厚實,但朱利安的大提琴音色卻是輕飄飄的。我手上有的CD版本是馬友友演奏的,聽起來雍容大氣,而朱利安的演奏卻是小家碧玉(可能是被他的肢體語言給引導)。以上形容並不是說他拉得不好,相反的朱利安的演奏非常有個人風格,輕盈而靈巧,具有陰性特質,恰好符合洛可可的時代精神,呈現出瑰麗的粉紅色澤。

整首變奏曲聆聽起來十分愉悅,尤其是大提琴的炫技部分,帶著演奏家獨特的個人色彩。朱利安所選擇的安可曲也展現了他對音樂的品味不同一般,出自法國作曲家之手的大提琴奏鳴曲,全以撥弦彈奏。

下半場重頭戲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交響曲。一般人對Rachmaninoff的鋼琴協奏曲比較熟悉,我也是第一次欣賞他的交響曲作品。拉氏的作品有一個很大的特色:旋律似乎綿長得沒有盡頭,像波浪般一波接著一波,簇擁著進入聆聽者的耳朵裡。因為和德奧傳統的交響樂慣用的樂曲語句不太相同,剛開始很難抓住它的輪廓。一旦聽熟了,稍稍掌握住它的主題,這首交響曲將帶給聽者極大的震撼。

不似傳統交響曲在樂章上的安排,Rachmaninoff將詼諧曲和慢板的順序調換,讓慢板在第三樂章才出來,完整聽過之後,便瞭解他的用意。經過兩個樂章的熟悉與醞釀,到了第三樂章的時候,緩慢、動人的旋律如海潮般撲打著我們的心靈,思緒漸漸飄遠:所有與愛相連的知覺與記憶突然同時甦醒,等回過神來,眼眶已經濕潤……

拉氏不讓我們沈浸在感傷中太久,隨之而來的第四樂章,燦爛輝煌,壯麗得如同夜空中綻放的巨大花火。我們感覺到生命於此刻無比飽滿充實,懷著這股熱烈的激情,音樂堆疊出更高的浪潮,激昂地奔向終點。

葉詠詩帶領下的NSO,將拉氏第二號交響曲,詮釋得淋漓盡致。節目單上說:這是NSO的拿手曲目之一,樂團確實擺出了這樣的架勢。要特別稱讚一下今天的銅管部,難得表現優異,尤其在音色上,有將樂曲需要的美傳達出來。

柴氏樂季後面還有六場演出,曲目精彩依舊,推薦大家放手一試。一場美妙的音樂會所能帶來的聽覺饗宴,絕對是值得擁有的心靈寶物。

更正啟事:
謝謝讀者Charlotte留言指正:上半場大提琴家的安可曲為英國作曲家Benjamin Britten的Cello suite No.1 in G Op.72: III Serenata: Allegretto (pizzicato)
順便附上試聽網址:Truls Mork
在這張CD的第五軌
pizzicato是撥弦演奏之意,個人認為這一段音樂很有東方情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