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29

中國建築

頻道調整後,老覺得轉不到好電視看,原來是因為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Knowledge, Animal Planet 等頻道調到我不習慣轉到的最前面去了,自從找回這些節目,知性的樂趣又重回電視時間。

剛剛就看了 Discovery 介紹中國建築的影片,一個小時當然講不了太多,重點擺在從宏觀來看中國皇城自唐朝以降的演變。小時候讀過的歷史,似乎沒在腦中留下太多印象,頂多聽到幾個熟悉的名詞,卻不清楚他們的源流。


唐朝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我最喜歡的時代,「開放」所以能容,這樣的氣度自然也展現在建築上。每次我指日本的庭院、寺廟給朋友看,對日式建築之美讚嘆不已的時候,總會遭到白眼:「拜託!那是唐代建築的風格,傳到日本去的。」果然,影片裡的宮殿、寺廟,出簷、斗拱等等型制,跟日本的古代木造建築如出一撇。

令人驚嘆的是古城長安當時建造的城門面寬 50 公尺,而進入城門的大道寬百多公尺,相當於 45 線道,恢弘的帝國氣勢完全在皇城的型制上展露無遺。唐代開放的作風也讓宗教的傳播得以順利進行,其中影響中國最大的當屬佛教的傳入。

中國的寶塔建築起源於佛教用來存放舍利子或是聖僧遺骨、遺物的地方。後來演變成瞭望、祈福的功能,並加上中國建築的特色。而玄奘要求皇帝興建的雁塔,主要是用來存放他取為的經書,原為木造,後改為石造,是中國最大的寶塔建築。

皇帝的野心通常反應在皇室的陵墓上,明成祖原本想為明太祖修建史上最大的墓碑,高達七十幾公尺,花費無數人力在石場雕刻數年,最後因無法搬運如此巨大的墓碑宣告失敗。墓碑沒建成,明成祖的遷都計畫卻空前成功,就是紫禁城。

我最感興趣的是天壇的設計,這是中國人將宇宙觀表現在建築上的代表作。中國的皇帝自詡為「天子」,是萬民與上天溝通的代表,祭天時除祈求豐年外,尚須報告國家近況、並請求指引。這樣的觀念我覺得很好,就像是皇帝之上還有個大老闆,必須定期作施政報告,聽從指導。當萬人之上的皇帝,獨自站在空曠的祭壇上,面對天地,領受天聽的時候,觀照的正是自己的內心,與其說是祭天、不如說是一國之君反躬自省的機會。

天地人的關係反映在天壇的建築上,以三層塔式建築來表示,最上層是天,中間是皇帝,最下層是大地。屋頂採藍色琉璃,不無代表藍天的意思。上世紀時天壇火災,今日的天壇是修復過的樣子。當時中國木材已經短缺,所以天壇的建材有部分是從美國進口的呢!

中國建築美學的指標,我個人以為是山水園林的設計,只要親自到蘇州的園林去走一趟,就可以體會。曲折的廊道、窗景如畫、生活的情趣盡在建築中,實是生活美學的高度發揚。巴黎朋友覺得法式幾何設計的庭園讓人乏味,不如明式園林庭院來得好。可惜還沒機會到法式庭園經典的凡爾賽宮實地走走,暫時先讓中國園林勝出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