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24

親炙梵谷

梵谷自畫像, 西元1887年

在書中讀到一段關於梵谷作品的描述:「當我們看到他粗糙的複製品時,是很難真正瞭解到他的筆觸所傳達的強烈情感和心靈力量,因為照片是那麼平面平版。」這一點,我有深刻的體認。


1 2 3

巴黎奧賽美術館所展出的幾件作品,確實讓我領略到梵谷原作真正的魅力。這間美術館收藏豐富的印象派畫作,梵谷也在其中,其實之前有過好幾次欣賞梵谷原作的經驗,卻都沒有這次的感覺來得強烈,不知道是否與整間展覽室以自然光為光線來源有關?

4 5 6

那些色彩與筆觸所構成的畫面讓我無法移開目光,藝術家投注全部的熱情所產生的力量直接傳達給觀者,美麗而強大。不需要理論,作品存在的本身即是最好的詮釋。

興奮地跟友人提到我的感受,她卻驚訝於我的形容,梵谷難道不是灰暗晦澀的,怎麼會充滿對生命的熱情?正因為畫家本身充滿熱情,現實的打擊才會更加難以承受吧!繪畫作為情感的出口,使得梵谷的畫作如燃燒般熾熱,感性凌駕理性,筆觸狂亂甚至扭曲。這個痛苦的心靈以自殺結束他的生命,然而他的藝術卻被留存下來,對著每一個站在他畫前的人訴說著畫家不滅的熱情。

1. The Church at Auvers-sur-Oise, 1890, oil on canvas, 68x57 cm
2. Dr. Paul Gachet, 1890, oil on canvas, 68x57 cm
3. Portrait of the Artist, 1889, oil on canvas, 65x54.5 cm
4. Meridian or Siesta, after Millet, 1889-1890, oil on canvas, 73x91 cm
5. Thatches at Cordeville, at Auvers-sur-Oise, 1890, oil on canvas, 73x92 cm
6. Van Gogh's Bedroom at Arles, 1889, oil on canvas, 57.5x74 cm

◎圖片攝於巴黎奧塞美術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