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11

攪動乳海——吉美博物館吳哥藝品系列

攪動乳海
◎此作品在描述蛇身纏繞曼陀羅山,立於巨龜之上,由兩端的神與魔拉扯攪動的情景

居印度教創世神話地位的攪動乳海傳說,向來被大量引用於寺廟的雕像、壁飾創作之中。印度神話中,神與魔的爭鬥永無止境,雙方為得到長生不老的甘露(Amrita),暫時攜手合作,以須彌山(Meru,印度教所認為的宇宙中心,世界之軸)支脈曼陀羅山(Mt. Mandara)為攪拌棒,再以七頭神蛇婆蘇吉(Vasuki)團團纏住,固定於由毗濕奴(Vishnu)化身的巨龜(kurma)背上,八十八位天神與九十二位修羅(魔神)各執頭尾,一同翻攪宇宙海。在長達千年的攪動過程中,生命與各種珍寶,從翻騰的浪花中誕生。


攪動乳海——天神抓住七頭神蛇一端
◎天神抱住七頭神蛇的一端,工匠以象徵手法雕出許多手合抱蛇身的意象
攪動乳海——天神抓住七頭神蛇一端
◎從三樓往下拍攝,由此看出前端蛇頭的高聳巨大

雖是神話,卻與目前科學上認為生命起源於海洋的說法不謀而合。吳哥窟中深受參觀者喜愛的飛天(Apsara),就是從乳海的浪花中誕生的,而飛天之一吉祥天女(Laksmi)日後成為毗濕奴大神的妻子。

Indra與Airavata
◎因陀羅(Indra)大神與其坐騎四牙象愛羅婆多(Airavata),Airavata也是從乳海中誕生的

不論是西方的基督教或是東方的佛教、印度教,總會將宗教義理與經典內容,放入教堂與寺廟之中,信徒在朝聖與參拜的過程中,同時也得到被教導的機會。對後世的人來說:除了能藉此一探宗教裡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藝術上展現的高度美感更是無價。

當神話故事轉為藝術型式來呈現時,多少在細節上與原作有所出入,但是最主要的中心意旨不變。如七頭神蛇婆蘇吉通常以雙頭蛇的造型出現,也就是天神與阿修羅各執其頭。蛇(Naga)在印度教中是神物,以蛇為形象的雕塑隨處可見,頭的數目多寡不一,可能與供養者或是寺廟所奉養者的地位高低有關,頭的數目越多,地位越尊貴。

吳哥窟的浮雕舉世聞名,其工匠神妙的技法,得以在平面上表現出三度空間的立體感。創作的內容通常是呈現故事中的某個場景,或以象徵的幾個代表人物點出想要表達的經典內容。

攪動乳海——吳哥文化
◎本應化為巨龜的毗濕奴在此以人形出現,騎著金翅鳥Garuda,七頭蛇僅以三頭蛇代表,神與魔則被省略,工匠巧妙地各以單隻神獸安排於左右,咬住類似攪拌棒的象徵物,維持住畫面的平衡。整幅壁雕仍在表現攪動乳海的故事。
Vishnu與Garuda
◎毗濕奴與金翅鳥細部
三頭蛇細部
◎三頭蛇細部

延伸閱讀:吳哥迴廊:深邃

更多攪動乳海相關影像……

【參考資料】:
1.大英百科全書:churning of the milky ocean
2.2004年五月,蔣勳先生於新竹講演吳哥窟之美內容

◎本文同時刊載於複雜的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