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8

馬捷爾與NSO

關於楊忠衡先生於2006/3/18日發表在中國時報上,對前晚馬捷爾(Maazel)與國家交響樂團(NSO)攜手合作的音樂會,所做出的幾點評論,我有不一樣的看法。

楊先生以馬捷爾和柏林愛樂指揮拉圖做為對照組,指馬捷爾在指揮風格上不再推陳出新,過於守成。我其實對兩位指揮都不夠熟悉,但是這場音樂會的第一首曲目,確實帶給我相當大的震撼。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的《羅蜜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竟然可以演奏到這種程度。聽NSO的演出也有幾十場了,然而這首曲子的演出幾乎難以相信是同一個樂團的表現。源源不絕的能量接連爆發,扣人心弦,馬捷爾對樂團的掌控能力,使樂曲的每一個環節緊密地串連在一起。好幾個樂段,身上的雞皮疙瘩都站起來了!當愛的主題出現,柔美的氣氛令人陶醉,激烈對抗的音樂拉扯,張力十足。從音樂開始演奏到終曲,一氣呵成,整個人像是被音樂吸了進去,直到第二首曲子開始演奏都還沈浸其中,難以自拔。


聽音樂所為何事?不就是要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動嗎?就這點而言:這首《羅蜜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可以說是指揮與樂團的全面勝利,儘管銅管部一如往常地小小出錯,但暇不掩瑜。就連平常不慣聽古典樂的朋友,都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可見這首曲子的演奏多麼成功!

對資深的樂迷來說,聽音樂之外或許還有很多附加的思考,那麼純粹憑感覺來聽音樂的我,反而比較幸福。楊先生認為馬捷爾在音樂的處理上過於拘謹,以柴氏一貫煽情的作曲風格來看,在演奏的時候往理性這邊平衡一下,不失為正確的考量。

柴氏的小提琴協奏曲整體的表現是比較令人失望,獨奏家並沒有突出的表現,再次證明技巧上沒有問題不代表可以把音樂詮釋得很好。結果整首曲子呈現出樂隊強、主奏樂器弱的失衡狀態,吃了大補丸似的樂團,小提琴若是穿透力不夠,很容易就被掩蓋掉光采。去年曾經聽過莉迪亞‧拜希(Lidia Baich)和巴夏指揮NSO共同演出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當時印象還不錯,不知道這次落差為什麼這麼大?不過從這邊也可看出柴氏這首小提琴協奏曲對小提琴家來說,難度確實很高,無怪乎最初接受柴可夫斯基獻曲的小提琴家奧爾表示:「此曲無法演奏」。

馬捷爾對《展覽會之畫》的音樂處理,有他個人的見解,就是不同,也說不上好或是壞。倒是他在樂曲尾聲刻意放慢和強化這部分樂段所做出的效果,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創新與守舊不該是判斷音樂動聽與否的指標,這也是為什麼經典常在的理由。當然NSO能有這麼傑出的表現,決不是一朝一夕,馬捷爾總不能隨手一點就將糞土變黃金。但我相信樂團在這次合作的經驗裡必定獲益良多,更可貴的是讓本地樂迷有機會欣賞世界級演出。就我來看:大師不但應該來、更應該常常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