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6

【閱讀通鑑】漢末動亂,英雄競起

我們研讀歷史所為何事?難道只為了鑑古知今嗎?若真是如此,以社會變遷之巨,豈不是瞭解離我們最近的事情就好,何必知道千年以前那些遙遠的舊事?

歷史作為人文學科,本不從「實用」出發,而意在擴大人生經驗。人類的卓越之處,在於能藉由閱讀突破個人短暫生存時空之侷限,從前人精采豐富的體驗之中,累積與學習,進而內化成自己的人生養分。由以上的觀點可推知:「閱讀」實在是研讀歷史的基本功。

然而什麼才是讀歷史書的正確態度?肯定不是死背強記。我們必須從兩方面出發,首先是對文本發揮想像力,張元教授舉錢穆先生所言:「上下千古,恍如目前」(註一)為例,來說明閱讀歷史書所欲達到的境界,要深入去體會事件發生當時的氣氛,如此才算是將文本內容「讀」進心裡去。


而另一方面,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必須去思考——為什麼史學家要將這段文本收錄在內?用意何在?並進而思索文本的虛實。所以讀史書忌讀白話文,因為白話文往往將最重要的「注」略去。閱讀各個時代的史學家所寫的「注」,有助於訓練我們在閱讀中思考。「注」的出現代表史學家在此停下來思考,透過這些錘鍊過的深思熟慮,我們不但可以加強閱讀的深度,也能一窺不同的思考觀點。

張元教授從朱子提及的讀書要項,摘出幾句精華與同學共勉:「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循序漸進,熟讀精思,緩視微吟,虛心涵泳」(註二),強調不應在讀書期限上過份限制,然而一旦開始閱讀就該全神貫注。在內容的選擇上宜由淺入深,需讀至爛熟、反覆思慮。閱讀速度宜慢、最好能夠念出聲音來,且不因個人喜好選擇性的閱讀。

曹操劉備出於亂世,曹操以己身的機警與才幹,得以順應局勢的變化,而建立自己的功業。儘管世人多不苟同其手段為人,但是能在短短數十年恢復中原的秩序,仍然對當時社會做出重大貢獻。張教授以趙雲所言:「從仁政所在」,做為歸附劉備的主要理由,點出劉備其人所代表的乃是亂世中的仁心,百姓因而有人照顧。

通鑑中關於「誅殺董卓,處死蔡邕」的記載,引發後世史學家不同的看法,裴松之認為內容極不可信,而王夫之則以蔡邕循私報仇,建議去東漢和帝之後廟號一事,認為蔡邕死有餘辜。

讀「孫郎年少,威震江東」一段,特重體察這位少年英雄,與其同時見於世的周瑜等人,相知相惜的傲人風采。王夫之論臧洪其人,認為他做不到尊重生命的基本要求,不管是因為什麼樣的個人堅持,都不能贊同。可見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一書,亟欲表彰儒家精神。

從「西迎獻帝,定都於許」的事件中,突顯曹操在亂世中的手腕。否則覬覦天子之權者眾,何以只有曹操敢付諸行動,並獲致成功。而從苟彧郭嘉對袁紹、曹操的十敗十勝之論,已可預期官渡之戰的結果。

「孔融禰衡,名高氣盛」一章,以幾項事蹟指出:孔融在學問及文章方面傑出的表現,無法保證他的政治能力。心高氣傲如孔融,卻對禰衡讚譽有加,謂其:「淑質貞亮,英才卓犖。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之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註三),然而才高正足以害之,禰衡終究因為個性上剛傲,導致自己的死亡。

什麼才是動亂中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文化的失去,證諸當世,例子不勝枚舉。張元教授通論邴原、王烈、管寧生平事蹟,唯管寧以維護天下之學、天下之道為己任,故採王夫之的觀點稱:「三國人物,管寧第一」。縱觀現今台灣社會亂象,重省管寧其人其事,饒有深意在。

【註解】:
一、出自錢穆先生所寫「回念無錫縣立第四高等小學及至交」一文,句子前後摘列如下:「猶憶第一次上船,餘坐船頭上,讀史記李斯列傳。上下千古,恍如目前。餘之讀書,又獲深入新境,當自讀此篇始。」。
二、朱熹的門人輔漢卿等將朱熹自述的讀書法展開﹐歸納為六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元末程端禮著《集慶路江東書院講義》﹐循朱熹本意﹐引朱熹語錄﹐就六條“朱子讀書法”逐條加以註釋﹐收入《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寬著期限,緊著課程」出自《朱子全書‧論學》,「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則出於《朱子語類卷十一學五讀書法下》
三、文出三國志卷十魏書十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亦散見於《後漢書》卷八十下《文苑傳‧禰衡傳》及三國演義第23回《禰正平裸衣罵賊,吉太醫下毒遭刑》
四、張元教授補充之內容:「誨之以道,使之從善遠惡。益者不自覺,而大化隆行,皆成寶器。門人出入,容止可觀,時在市井,行步有異,人皆別之。州閭成風,咸競為善。」,文出三國志卷十一魏書十一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
五、張元教授補充之內容:「師徒肅肅,自相尊敬,洋洋濟濟,乃是吾由來所未見」,出自梁《僧傳》卷五〈釋道安傳〉。當年,東晉名士習鑿齒,在向謝安推薦道安法師的時候 ,說安公「無變化伎術可以惑常人之耳目,無重威大勢可以 整群小之參差,而師徒肅肅,自相尊敬,洋洋濟濟,乃是吾由來所未見」。

延伸閱讀:
1.朱子讀書法
2.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教學網

◎本文乃根據2006年3月3號張元教授於敏隆講堂講授內容寫成,同時刊載於敏隆講堂之講堂隨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