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成於1997年的京都車站,是千年古都邁向新世紀的重大宣示。在日本各地與京都自身強烈的反對聲浪中,一座概念新穎的現代化車站在京都誕生。此舉透露出這座古老都市的雙重性格,既堅守傳統,又積極求變。
今日京都車站已是第四次改建的結果,先前分別於1875、1915、1955等年代建造過不同型式規模的車站,約莫每隔四十年重建一次。於1991年的國際競圖中,原廣司的設計以建築物高度最低、對景觀壓力最小等理由脫穎而出。
其設計高度雖低,規模卻僅次於名古屋車站,為全日本第二大。如此龐大的建築體外觀,被刻意設計成混雜城市的一部份,引來保守人士批評。此手法在台灣亦見於黃聲遠建築師的宜蘭西堤社福館一案中,目的在於降低建築物量體對四周景觀的影響與壓迫感。
專攻「城市與聚落」的建築師原廣司先生,企圖把車站當成一座室內街道,大膽地置入高達十一層的「大階段」,民眾可由一樓坐電扶梯直上頂樓。中央寬闊的行人階梯可供大眾自由應用,整座車站形成類似山谷的奇妙空間。而精心設計的開放式自然採光,成功地將室內與室外的界線抹除,使車站成為城市聚落的一部份,而非單一建築物。
複合式的百貨公司、飯店,強化車站本身的機能,京都車站不只是交通運輸的樞紐,更是提供京都市民現代化城市便利性的公共空間。當人們站在最頂端的空中廣場遠眺京都全景,彷彿也看向新世紀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