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6
酷奇普地舞(Kuchipudi Dance):南印度古典舞蹈的魅力
起源於印度東南方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酷奇普地舞(Kuchipudi Dance),乃印度古典舞蹈六大派系之一,從前只在神廟的祭祀活動中,由婆羅門為神明獻舞,也就是所謂的廟堂之舞。在發展過程中一度只允許男性舞者來跳,經過歷代來的改革,今日優秀的女性舞者眾多,更加豐富了酷奇普地舞的面貌。
與北印風行的卡塔克舞(Kathak)重視速度不同,南印舞蹈尚輕柔。卡塔克舞腳部的動作複雜,節奏感強烈,是佛朗明哥舞的源頭。酷奇普地舞的特殊性在於有歌有舞,具有強烈的敘事風格,是戲劇性極強的舞蹈。
完整的酷奇普地舞演出,除開頭的敬神儀式外,每位參與演出的舞者初登場時還會有一段自我介紹(在這部戲曲中擔任的角色),稱為daru,穿插在整個戲曲間。
舞者在印度的地位崇高(和樂師一樣),因為印度主神之一濕婆神(Shiva)既是舞蹈之神、也是音樂之神,舞者與樂師被視為濕婆在人間的化身。
從一開始印度的舞蹈與音樂便是敬獻給神明的,這些創作被視為是神明的賜予,而非來自人類本身。所以開舞之前,一定有向神明敬獻的儀式。時至今日,印度舞蹈和世界上其他從宗教中衍生出來的藝術一樣,漸漸轉化成單純的表演藝術。
舞蹈內容的素材取自宗教故事,在欣賞印度舞蹈的時候,若能對於印度教的神話有概略的瞭解,並仔細體會舞蹈的戲劇元素,會更加沈浸其中。
印度舞蹈的姿態千變萬化,光是面部表情,一個眼波流轉、一個挑眉,就能傳達不同的情緒,若是再加上肢體動作,展現出來的效果更是驚人!往往看著看著,心魂就給舞者勾了去。
印度旅遊局今年請來的舞者是麗史咪(Resmi)小姐,Resmi來台演出的次數很多,也曾開班授課,喜歡印度舞蹈的朋友想必不陌生。幸運地看到Resmi現場精湛的舞技,是本次旅展最讓我開心的事!
◎黃色圖釘處是酷奇普地舞起源的大概區域
【後記】:
在查閱酷奇普地舞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起源的時間眾說紛紜。又因為Kuchelapuram這個舞蹈發源地的小村落,在Google Earth上查不到,故求教於「黑暗與黎明之間」的格主Augustus。感謝Augustus詳盡的回答,特將回覆內容引述如下:
「關於Kuchipudi起源資料大多不一致,有的寫西元前2世紀,有的則是西元前3世紀,而有的則認為是七世紀的虔信派運動(Bhakti)才開始的,由於古代印度對於歷史的忽略,我們只能從西方考證的資料,不過這時只是雛型.一般認為自13世紀的Sidhendra才開始,不過這也是傳說,也很難判定;但從Sidhendra後才有較完整舞蹈模式.
至於地點是無誤的(星子按:Augustus文中寫到:Kuchelapuram在距Vijaywada 65公里處,本文所附之圖乃根據此資料標示。Sidhendra指的是傳說中酷奇普地舞的創始者Sidhendra Yogi《大英百科譯作Sidhyendra Yogi》。)」
【延伸閱讀】:
1. 黑暗與黎明之間:南印度的光芒——酷奇普地(Kuchipudi)上
2. 黑暗與黎明之間:南印度的光芒——酷奇普地(Kuchipudi)下
3. 民間舞風:觀印度舞蹈有感
4. 印度與世界音樂文化入口網:酷奇普地舞
5. 漂浪誌:印度舞蹈
6. 漂浪誌:黑盒子講座「印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