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14

哭泣的沙皇

政權世襲可怕的地方在於:不是每個繼承者都是作皇帝的料。離開皇帝的位置,他們稱得上
是個好人,一旦作了皇帝,荒腔走板的演出搏不得掌聲事小,葬送國家人民的前途事大,最
後連自己的命也得賠上。

Paul( 俄文名:Pavel)長期生活在母親凱薩琳二世掌權的陰影下。其父彼得三世在位不到半
年,就因倒行逆施被其妻凱薩琳會同情夫謀反篡位。戲中曾描述 Paul 的病因之一來自遺傳
:「一個是酒鬼、一個是妓女。」


Paul 在流放期間沈迷於自己的紙上王國,憑空想施政,這種習慣連帶影響到他真正當上沙皇
之後的治國方式。夢想中的城堡如今終於可以現實化,他不計一切代價要求工人日夜趕工。
群臣表面上不敢違抗,私底下無不取笑他的作為。

當皇帝管到人民窗戶的建造、行走在街上的儀態這等芝麻蒜皮小事,國家的前途自然令人憂
慮。Paul 如同遊戲一般的治國風格,處理國事全憑一己喜好,也許是自卑的心態讓他懷疑身
邊每一個人,判刑、加官晉爵常是衝動下的決定,外交政策上的搖擺讓俄國不斷樹敵,大臣
們終於忍不住聯合起來推翻他的統治。

裡面的要角是聖彼得堡的總督帕倫伯爵,由 Oleg Yankovsky 飾演,他在「 The Lover 」裡
面精湛的演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在這部戲裡他冷靜不帶情感的演出周旋在皇帝與反叛勢力
之間的伯爵一角,多處情節營造出強大的戲劇張力,使得帕倫伯爵取得如同男主角般的重要
地位。

俄國電影在刻畫人物個性上的手法深得我心,可以清楚感覺到角色的血肉紋理。登基大典上
Paul 肆意對官員們叫囂,操場練兵時可笑的舉止,對總督下達荒謬的指令,讓觀眾理解
Paul 作為一國之君的不適性。衝進兒子寢宮興師問罪的一幕,突顯他性格上的古怪之處,在
盛怒之下還能堅持尊重女性的原則。他的妻子和情人顯然喜愛他,對於帕倫公爵異常的信任
,甚至會反省自己瘋狂行徑造成別人的傷害,Paul 不是壞人,他不過是性情古怪,稚氣未脫
,錯就錯在他是一個皇帝。

皇子亞歷山大始終不忍背叛父親,即使凱薩琳大帝曾經指定他作接班人。俄國的電影裡家庭
的觀念其實相當濃厚,隨處可見父母對孩子表現毫不保留的愛。皇室鬥爭裡,父子要相殘時
,也都是掙扎再三的痛苦決定。史實上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是電影顯然傳達出俄國傳統的
價值觀。

Paul 最後逃不了被謀殺的命運,他被臣子們亂拳毆打,勒死在自己的寢宮,面目全非。
Poor! Poor! Pavel,請安息。你不屬於成人的世界,回到自己的紙上王國去,獨自遊戲吧!

◎2005.11.29~2005.12.23於台北光點放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