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8

印度教三大主神——吉美博物館吳哥藝品系列

印度教三大主神分別是創造神大梵天(Brahma)、保護神毗濕奴(Visnu)以及破壞神濕婆(Shiva)。儘管各地的雕塑風格不盡相同,在神明塑像的特徵描繪上,仍有可供辨識的符號。

大梵天(brahma)
◎大梵天坐像與頭像


傳說萬物由大梵天創造,祂有四個臉,象徵四部吠陀經、四時和四個種姓。大梵天長有四臂,手執法器、念珠和書冊,或坐或立在蓮花座上。上圖前方為梵天頭像,後方為梵天坐像,蓮花座清晰可辨。手臂前端雖斷,仍可看出原有四隻手臂。大梵天在高棉一地較不受重視,神像數量也少。至於為何有此現象產生?一說是因為梵天創造世界後責任已了,要到下一次世界毀滅才會現身。另一說是梵天違背倫常,娶自己的女兒文藝女神娑羅室伐底(Sarasvati)為妻,損及聲譽,導致信奉者不多。

毗濕奴(Visnu)
◎毗濕奴立像,兩手損毀

毗濕奴以其仁心護持人間,相傳他有十次轉生,以解救人民的危難。其中最為人知的有羅摩(Rama)及黑天(Krishna),有時毗濕奴塑像會以這兩位人間英雄的形象出現。毗濕奴立像共有四隻手,各執法器:海螺、轉輪、杵與蓮花。海螺象徵其聲名無所不在,轉輪由因陀羅(Indra)大神所贈,比喻太陽,杵是摧毀仇敵之力,而蓮花代表連綿不絕的生命力。

林伽(Linga)
◎林伽(Linga),男性生殖崇拜,也是濕婆的象徵
濕婆(shiva)
◎濕婆頭像

濕婆神集破壞與創造的能力於一身,神性複雜。又因祂掌管生殖,所以常用男性陽具林伽(Linga)做為濕婆的象徵。濕婆神像頭部造型將多綹髮辮盤成高髻,頭頂一彎新月,額間有第三隻眼,能透視內心,當此眼張開注目時,具有毀滅的力量。

訶里訶羅(harihara)
◎訶里訶羅(harihara)
訶里訶羅(harihara)背面
◎訶里訶羅(harihara)背面

印度教神格合一的特質也表現在神像上,訶里訶羅(harihara)就是一例。訶里訶羅(harihara)融合毗濕奴(訶里)和濕婆(訶羅)之神格而成。其像的右半邊為濕婆,左半邊為毗濕奴。右半邊濕婆森嚴可怖,左半邊毗濕奴和悅安詳,但這尊塑像表情的差異似乎不太明顯。留意額頭上的半邊第三隻眼,正是屬於濕婆神的特徵。濕婆飾以髮辮,而毗濕奴則戴著高冠,從下擺的差異也能區分兩位不同的神格。訶里訶羅暗示毗濕奴與濕婆本是二神合一。

延伸閱讀:印度教三大神

參考資料:
1. 大英百科全書
2. 中國大百科
3. 千年之美 鐸凰美術發行
4. 吳哥之美 蔣勳著 藝術家出版

◎本文同時刊載於「複雜的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