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提(Sir Georg Solti)於六零年代初灌錄的指環全集,向來被視為此部歌劇的權威版本,而這部錄音受重視的程度,甚至足以推出幕後製作花絮「The making of Solti's Ring」,來滿足樂迷的好奇心。
由布列茲(Pierre Boulez)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謝豪(Patrice Chéreau)導演的指環,在拜魯特音樂節連演五年,並於1979/80年間錄製影音作品,讓無緣親臨音樂節的觀眾,得以一窺舞台演出堂奧。能夠連霸拜魯特音樂節,表示這部製作必定有過人之處,時至今日,儘管各種不同版本的指環錄影出現在市場上,布列茲版指環全本,仍被奉為經典,也是接觸指環的入門首選。除了四張歌劇DVD外,套裝內還包括幕後製作過程的解說「The making of the Ring」。
今年台灣古典樂界的盛事,國家交響樂團慶祝20週年,將演出指環全集作為挑戰,同時也是簡文彬擔任樂團總監的臨別秋波。樂團大手筆請來今年拜魯特音樂節參與演出的主要角色來台獻唱,因此引起樂迷們廣大注目,從套票的搶購熱潮可見一斑。
指環演出的難度除了艱深的音樂內涵外,長達十七個小時的演出時間,對於樂團和演唱家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國家交響樂團特地開放四個排練場次,讓兩廳院之友參觀,這大好機會我自然不會放過。
整個排練約兩小時,場地在國家音樂廳側面慣常用來舉辦音樂會導聆的大廳。初次參觀交響樂團排練,一切都很新鮮,對我來說像是打開一個黑盒子。一首編制龐大的樂曲要能呈現,需要一個統合中心,也就是樂隊的指揮。那麼指揮究竟是如何做到讓演奏家聽從他的指示呢?難道光靠台上神秘的手勢和眼神交流嗎?其實暗藏在那些手勢與眼神背後的,是排練時已達成的默契。
指揮對樂團來說,像是神明一般的存在。他必須能聽到每一個聲部所演奏出來的音樂,也要能掌握總譜,負責音樂的詮釋,強要多強、慢要多慢,拍子的教準、各種樂器間的配合,音樂的線條、情緒等等。
排練開始,按照樂章順序一段段演奏,指揮在有問題時停下來給出指示,樂手個個拿著鉛筆註記在自己的樂譜上。其中以首席動筆的次數最多,除了指揮的要求,演奏過程中樂手也會自己寫上各種需要注意的事項。演奏者間互有討論,首席偶而會對領下樂手做出指示。
因為有多位外聘的演唱家,排練時不在場,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記得歌劇演出的節目單上有一位掛名音樂顧問的演出人員,他就是在這時候負責配唱的人。他並不是真正的演唱家,所以只是輕輕唱出歌詞部分。有時候指揮也會自己配唱,甚至模仿某件樂器幫助練習的進行。國內的聲樂家在排練時的演唱感覺相當不錯,第一次看到他們的「素顏」,和隨性的打扮,總覺得和舞台上不太一樣。期待他們在正式演出時能有好的表現,總不能靠著老外撐場啊!
這個標題「The making of NSO's Ring」,是表達對NSO努力的肯定,用精雕細琢來形容也不為過。我感覺到簡文彬對整個樂團的期待,就不知正式演出時是否能夠將平日排練所累積的種種要求,完美的呈現出來。
看彩排簡直像欣賞一場貴賓席音樂會,所不同的是:這次有專業人士的隨堂解說,指揮對樂團作出指示的時候,也正是在提醒聆聽時應該注意的重點。而樂團分段、反覆練習,更是熟悉音樂本身的大好機會。尤其是指環,超過一百個音樂動機,居然有樂團現場示範給妳聽,還有比這個更幸福的事嗎?
講座中曾經提到「齊格飛之死」的樂段多麼動人,當時並沒有特別感覺。樂團排練到這一段時,那音樂淹沒了我,洶湧的情感漲滿我的胸膛幾乎不能呼吸,彷彿下一刻眼淚就要奪眶而出。再次證明音樂所能傳達的,遠比語言文字多上太多。而這種不尋常的體驗,或許正是驅使我不斷向音樂靠近的最大動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