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6

愛家愛鄉的最佳典範——牛犁社區交流協會

壽豐鄉文史館 (by Audiofan)
◎壽豐鄉文史館,原為派出所,據聞:大家還是習慣有事先往這兒呈報,連簽契約也來這邊找見證人

牛犁社區的故事,是以個人做為起點,進而影響整個群體的最佳範例。如同因為一朵鮮花,卻演變為改善整個環境。三位媽媽對社區的熱情串連起四個家庭,對家園的熱愛讓他們結合在一起,努力保留在地文化資產,共同打造橫跨豐田三村的優質社區。


牛犁 (by Audiofan)

這是截自牛犁交流協會官方網站上的影像,創始會員每個人親筆寫下入會感言。

「我為何加入牛犁?今天見到有人要當牛與犁,再次把我們家鄉建設更美好,心想此時不做牛,老了,有田也無法犁了。」樸實真摯的話語,隱藏著對於自己生長土地的情感。比起浮濫的口號,「牛犁」兩字所代表的意涵更為深遠動人。

從日本移民村,到客家聚落,豐田地區的歷史不過九十幾年。但是當地居民卻很認真地對待他們走過的路,盡力將過往的痕跡保留下來。

豐田地區社區林業示意圖 (by Audiofan)

這張圖表上呈現的是牛犁社區的過去與現在,拜訪牛犁,是來閱讀一則故事,一則可以悠遊在歷史真實場景中的故事。

鐵馬出借 (by Audiofan)

騎上鐵馬,跟著導覽人員一起徜徉在田園小徑間,悠閒自在又環保。無須像大城市裡還得特地規劃自行車專用道,家門外的巷弄就是鐵馬天堂。

鐵馬樂 (by Audiofan)

從前農家蓋房子都是自己來,選擇農閒的時刻,以互助的方式集合村中人力共同修繕房舍。隨著時代變遷,曾幾何時,自力造屋的權利被剝奪,我們只能在無殼蝸牛與高不可攀的房價中間二選一。建築師謝英俊一直致力於推廣自力造屋,他的理想在花蓮豐田地區得到實現。牛犁社區成員利用閒暇時刻全家一起來施工,搭建起外型優美的木造建築一棟,預備作為展演空間之用。

自力造屋 (by Audiofan)

協會成員游雅帆小姐解釋為何選在這個地點建造:「主要是為了學童安全,這裡晚上本來又黑又暗,常有蛇出沒。但是改走大路車子太多很危險,所以計畫將這條動線建設起來。」

軟陶作品 (by Audiofan)
軟陶作品 (by Audiofan)

內部裝潢也由成員一手包辦,以軟陶燒製而成的羊蹄甲花樹,為室內帶來蓬勃朝氣。雅帆說這一帶長滿了羊蹄甲,因為季節不對,所以我們看不到花。

幸福的花 (by Audiofan)

木屋外有大片的花圃圍繞,雅帆自豪地表示:「這都是我們社區的孩子自己種下去的!!」和自己居住的土地發生關連,是多麼美好的成長經歷!十年、二十年之後,這些孩子變成大人,只要經過這裡就會想起茫茫花海裡有他當年埋下的種子。

美化 (by Audiofan)

創始成員之一的徐永明夫婦說:「我們自己的社區,自己不做,誰來做?」,我們抵達的時候,文史館旁的牆壁美化工程正在進行,由學校老師帶領學生進行創作。向日葵花田在藍天下迎風招搖,彷彿唱出快樂的旋律。

在地力量正是牛犁社區的魅力所在,一草一木一點一滴都是在地人的血汗。訪客從中感受到住民在此生活的誠意與用心,以及根植於土地的情感。

工作人員 (by Audiofan)
◎總幹事楊鈞弼先生

工作人員的服裝傳達出明確的訊息:親切、平實,準備與任何一位來客交流。

「你來,不是來旅遊,也不是為了消費,更不是促進我們的經濟收入。
你來,是給自己、給我們一個交流的機會,
透過面對面的互動,給彼此鼓勵與關懷,是我們希望「你來」的目的。
我們相信,因為有來自外界的氣息、訊息與祝福,
可以讓似乎日益凋零的鄉村,而更美好」
豐田文史咖啡館的小冊背後印著這麼一段話,我突然瞭解為什麼協會名稱以「交流」代替「發展」兩個字。。

在這個世界上,誰不渴望溝通?溝通,然後有彼此認同、彼此理解的可能。

團員們聊到此行目的,一致體認到:外界的拜訪與關心,對這些默默付出的人來說,比賺錢還重要。

最後,我願藉牛犁官網上對未來期許的一番話,作為本文結語:
「鄉間的風,輕輕吹起
社區的事,慢慢推開
期待的夢,漸漸成真
一路走來,每個故事,都是一段旅程
從歷史記憶到今日生活,都成了原味的起點
藏在每一位居民的心中
走近豐田
歡迎你,來認識我們的家
邀請你,來傾聽我們的故事
故事的下一章,期待你的參與 」

【官方網站】:
1. 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發展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