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7

【閱讀通鑑】魏據中原,篡漢自立

歷史不能沒有參考的時間軸,司馬光欲編撰通鑑,首先要解決「選定歷史正統」此一棘手難題。以三國為例,輿論偏向以劉備接續漢室正統,然而曹魏既據有中原,勢力又最為強大,以蜀漢為主軸,恐怕失之偏頗。故司馬光嚴正陳詞,表明通鑑所述,在「敘國家之興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觀者自擇其善惡得失,以為勸戒,非若春秋立褒貶之法,撥亂世反諸正也。」(文出《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九魏紀一》)。歷史現實如此,當需採取非常手段來解決。

王夫之(註一)進一步批判以蜀漢為歷史正統的觀念,認為劉備不足以擔當承繼漢室之名。漢高祖有滅秦暴政之功,漢光武帝則戮力救亡圖存,使傾圮之朝再度中興。而劉備卻因關羽之死蒙蔽其志,轉而攻吳,導致漢室復興無望。


曹魏取漢室覆滅的教訓,針對前朝之失做種種防堵,不令外戚宦官干政。然而「防之於此,失之於彼」(文出《讀通鑑論卷十》),仍舊無法避免亡國之禍。所幸曹魏之失,僅限於朝廷官員的內鬥,一般百姓的生活,不至陷於漢朝末年顛沛流離的慘況。

曹丕曹植兩兄弟為奪太子之位的鬥爭,反應出曹魏何以在政治上的步伐搖搖擺擺。太子之爭的背後,其實隱含著兩股政治勢力的較勁。與曹家同為沛國譙縣出身的同鄉暗援曹植,而來自汝南穎州和其他地方的官員則支持曹丕。

歷史上普遍同情在政治上失勢的曹植,認為曹植勝於曹丕,實則兩人各有所擅。曹丕生於憂患、長於戰爭,精於騎射劍術,文采或不及曹植,亦在伯仲之間。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之內容,更開中國文藝批評風氣之先河。可惜其為人量狹度小、德淺而志短,難以延續曹魏的功業。

西元220年春,曹操身歿,曹丕即位,旋於是年十月篡漢自立,改元黃初。文官武將未變,卻因上位者領導風格的不同,表現差之千里。吳將朱桓以兵五千抗曹仁步騎數萬仍小之,夏侯尚臨陣用兵,草率輕忽使謀臣懼。從史書上面的記載,可以窺知:曹魏據中原,廣土雄資而天下不平,實因君臣不及蜀吳之故。

及至魏明帝曹叡即位,國勢更加盈弱。劉曄對明帝有一番生動的描述:「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文出《資治通鑑卷第七十》),謂其有如秦始皇、漢武帝一樣多欲,但是才幹卻遠遠不及。皇帝崇尚奢侈,貪圖享樂,魏國將來的命運可想而知。

此時的曹魏,一改曹操治下的儉樸與勵精圖治,氣氛轉為舒緩安逸。原本就存在的政治鬥爭,更顯白熱化。明帝重用曹氏宗親,導致汝南穎州一派的危機意識,在明帝駕崩之前,速速將最厲害的棋子——司馬懿,安插在重要的朝中官位上。

太子年幼即位,朝政盡入曹爽、司馬懿之手。曹爽本敬重司馬懿為父執輩,不敢造次。後採何晏、丁謐之策,設法架空司馬懿的權力。但是司馬懿為人陰柔,遠謀深算,豈會坐以待斃?胡三省以貓喻司馬懿,謂「貓鼠不可以同穴」,則曹爽和司馬懿相爭,勝負早已命定。

何晏既為司馬氏的政敵,三國志又成於晉朝,書中對何晏多所批評,說他不過是攀附權勢的浮華之輩。後世的史學家,如裴松之(註二)、王夫之、和民初學者繆鉞嘗為其平反。何晏雖暢清談,但魏正始時期的清談名士並非整天消極無為,反而對於政事高度關懷。何晏不但有經世之志,更有經世之才,是當時的改革派。然而以司馬懿為首的守舊勢力,段術太高,這群涉世未深的理想家無能招架,只有走向滅亡一途。中國歷史上欲變法維新者,少有成功,此為一例。

【註解】:
一、王夫之(1619.10.7∼1692.2.18),字而農,嘗自署船山遺老,明末清初學者,是十七世紀中國重要的哲學家。生前著作多未付梓,死後方由其子王敔選刻刊行,仍流傳不廣。鴉片戰爭後他的著作受到重視,集成《船山遺書》為其著作總集。研究王夫之思想的「船山學」已日益受到學術界重視。(內容參考自《中國大百科》及《大英百科全書繁體中文版》,關於王夫之的說明。)
二、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劉宋文帝時﹐奉命作《三國誌註》,另著有《晉紀》。 (內容參考自《中國大百科》關於三國志的說明。)

◎本文乃根據2006年3月17號張元教授於敏隆講堂講授內容寫成,同時刊載於敏隆講堂之講堂隨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