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1

石頭迸出孫悟空? ——吉美博物館吳哥藝品系列

羅摩衍那」(梵文為Ramayana,意思是「羅摩傳」)是印度兩大史詩之一,其內容深受印度人喜愛,並大量出現在音樂、戲劇、舞蹈等藝術創作中,雕刻也不例外。除了印度本地,鄰近文化圈透過譯本和口傳,也流傳著各種版本的羅摩故事,或是將書中角色轉化借用,而最為中國人熟知的,當屬西遊記裡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

孫悟空當真是石頭裡迸出來的嗎?其實孫悟空的形象來自「羅摩衍那」中極為重要的角色——神猴哈奴曼(Hanuman)。哈奴曼乃風神之子,在「羅摩衍那」的故事裡,他義助羅摩(Rama)對抗羅剎王——羅波那(Ravana)。哈奴曼不但力大無窮,還能任意變化形體。至於孫悟空拔毛一吹,變出無數小猴子來相助的情節,或許是從故事中羅摩率猴兵猴將大戰羅剎所得到的靈感。


hanuman fight with evil
hanuman fight with evil
hanuman fight with evil
hanuman fight with evil
hanuman fight with evil
hanuman fight with evil

戰爭的描述在「羅摩衍那」中佔有極大的篇幅,而神猴哈奴曼與群魔大戰的場景,更是雕刻工匠喜愛的題材。在這樣混戰的場面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工匠雕刻的功力。呲牙咧嘴的臉部描繪,互相拉扯扭打的肢體動作,鮮活生動,傳達出熱戰的氣氛。注意浮雕上各個人物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出誰在前、誰在後,使得人物的動作變成可以從後方穿出來扼住對方的頸部。這幅描繪「羅摩衍那」史詩中戰爭場景的浮雕,成為「攪動乳海」一文中所稱「在平面上表現出三度空間的立體感」的最佳範例。

【延伸閱讀】吳哥遺跡之旅:宗教典故之傳說故事「羅摩衍那」

◎本文同時刊載於「複雜的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al Time Analytics